2022年,365bet线上投注_365游戏注册_office365邮箱手机版按照“疫情要防住、经济要稳住、发展要安全”的重要要求,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,全年经济总量实现合理增长,经济大盘进一步夯实。
经济持续稳定恢复
经济总量再创新高。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,我区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250.2亿元,按不变价格计算,较上年增长3.6%。其中,一产增加值3.47亿元,增长7.2%;二产增加值149.54亿元,增长4.1%;三产增加值97.16亿元,增长3%。三次产业结构比1.4∶59.8∶38.8,分别拉动全区经济增长0.13、1.9、1.57个百分点。
农业经济总体向好。第一产业增加值3.47亿元,同比增长7.2%,增速分别高于省、市2.1、1.1个百分点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.63亿元,增长7.2%。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8.88万亩,较上年增长3%;粮食产量2.65万吨,较上年增长14%。
从其他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看,全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.4%,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.1%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1.3%,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2.9%。
二、工业经济运行平稳
2022年,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.4%,增速高于全市(5.1%)1.3个百分点。两大主导行业占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95.87%,对我区整体工业经济拉动作用明显。其中,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89.73%,同比增速8.81%,拉动全区规上工业增速7.67个百分点;石油、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6.14%,增速下降18.04%,下拉全区规上工业增速1.51个百分点。原煤产量稳定增加,全年完成1682.6万吨,增长28.2%;焦炭142.2万吨,下降10.63%;发电量45.85亿千瓦时,增长3.08%。
三、服务业呈恢复态势
2022年,全区服务业增加值97.16亿元,同比增长3%,增速高于全省(2.7%)0.3个百分点。其中,金融业增长10.3%,营利性服务业增长5.3%,非营利性服务业增长6.4%,分别拉动全区GDP增速1.07、0.48和1.03个百分点。
四、投资增速明显提升
2022年,全区固定资产投资51.4亿元,同比增长16.1%,增速分别高于省、市10.2、9.3个百分点。三产投资增速较快。第一、第二和第三产业分别投资1.08亿元、13.99亿元和36.31亿元,分别增长17.9%、-6.9%和28.2%。七大行业投资“五升二降”。其中,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9.52亿元,增长35.9%;农林牧渔业投资1.08亿元,增长17.9%;房地产业投资10.02亿元,增长16.9%;制造业投资9.83亿元,增长13.1%;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投资1.36亿元,增长10.5%;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投资2.04亿元,下降50.4%;采矿业投资2.13亿元下降4.8%。投资项目不断增加。在库项目174个(不包括房地产),同比增加13个,增长8.1%。重点领域投资持续增长。民间投资13.84亿元,增长18.7%。基础设施投资12.31亿元,增长33.4%。
五、消费市场低位运行
2022年,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6.4亿元,同比下降1.3%。其中,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4.75亿元,增长0.7%。车、油、药三类占限上零售总量的77.25%。其中,汽车类18.88亿,占比56.14%,增速4.1%(新能源车增长108.7%);石油及制品类4.04亿,占比12.03%,增速18.2%;中西药品类3.05亿,占比9.08%,增速-13.4%。汽车和石油类分别拉动全区限上增速2.3和1.9个百分点。
六、质量效益快速提升
企业利润增势明显。2022年,全区规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62亿元,同比增长32.1%;实现利润113.34亿元,增长97.2%。财政收支大幅增长。2022年,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30亿元,达到31.65亿元,同比增长82.9%,增速分别高于省(21.8%)、市(47.6%)61.1、35.3个百分点。其中,税收收入28.96亿元,增长115.95%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突破35亿元,达到35.41亿元,增长40.5%,增速分别高于省(16.3%)、市(35.5%)24.2、5个百分点。
七、民生保障扎实稳固
居民收入稳定增加。2022年,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804元,同比增长4.9%;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188元,增长6.5%。民生领域支出持续扩大。2022年,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,民生支出明显增加,其中,教育、卫生健康支出分别增长22.02%、40.71%。
2022年,我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、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成绩喜人,但也要深刻认识我区高质量发展面临的短板和不足,如产业结构畸重单一,资源型经济转型慢、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低;投资结构不优,产业投资少、民间投资少,大项目储备不足;服务业缺乏有效增长点,文旅融合拉动全产业链作用还有待进一步加强等等。“三重压力”下,如何破解区域供给侧结构性问题、打造新的增长引擎、主动融入“双循环”新发展格局还有待更多实践,以问题为导向对标高质量发展、对表2035年远景目标任重道远。2023年,我区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,按照中央和省、市、区委经济工作会议要求,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,完整、准确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,持续推动全区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。
365bet线上投注_365游戏注册_office365邮箱手机版统计局
2023年2月4日